-
Development永續發展Sustainable


Sustainability
永續發展

友善環境
黑松能源政策
本公司依ISO50001能源管理手冊制訂以下能源政策:
- 遵行政府法令,符合能源相關趨勢,達到降低能源用量之目標。
- 深化全體員工對能源績效的認知與當責,提供適切的溝通諮詢管道及參與機制,以確保能源管理系統之有效運作。
- 所有員工同心協力設計、製造高品質產品,並盡可能降低其對環境的影響與傷害,以兼顧利害相關者需求、環境考量與能源有效利用。
- 持續提昇能源使用效率,並推展適當的管控與減量措施,支持採購具改善能源績效之產品,致力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充填系統整合
汰除舊型設備,更換高速、節能設備,減少產品冷卻與回溫的能源耗用。投資約新台幣2億元建置全新B#17碳酸充填系統,取代B#10、B#11舊充填系統。
- 年節電量167萬度,年節電率約2%,預估減少碳排放量850噸CO2e。
- 充填產能增加66%,由300bpm提升至500bpm。
- 冷卻用冰水量減少40%。


太陽光發電系統
投資約2,660萬元於斗六廠建置太陽光發電裝置,自111年11月起發電供應斗六廠使用,111年實際產生再生能源發電量84,239度,預計112年下半年完成台電電能轉供申請,以餘電轉供方式抵扣中壢廠用電。
溫室氣體管理
本公司自98年起成立專案單位,執行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產品水足跡等業務,以維護公司環境管理政策。溫室氣體盤查不但可掌握明確的排放量,並發掘減量空間與機會,因此自111年起,本公司將原針對中壢廠每三年進行盤查並取得ISO 14064-1:2018 (組織型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 查證聲明書,調整為每年進行全公司,包含總公司、中壢廠及斗六廠,進行盤查並取得ISO 14064-1:2018 (組織型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 查證聲明書。
111年直接與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 全球暖化潛勢 (GWP) 引用 IPCC 2021 第六次評估報告之全球暖化潛勢值。
- 排放係數資料庫來源: ●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行政院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0.4。 ●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電力引用經濟部能源局111 年公布之 110 年電力排碳係數509 kg CO2e/ 度計算。 ●二級資料庫引用產品碳足跡資訊網、SimaPro Ecoinvent 3。
- 111 年盤查組織邊界設定涵蓋台北總公司、中壢廠與斗六廠。由於與 109 年邊界設定為中壢廠不同,因此重新設定以 110 年為溫室氣體盤查之基準年,並取得 SGS 公司查驗聲明書。110 年 (含)以前之溫室氣體排放,請參考黑松官網https://www.heysong.com.tw/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report/查詢點閱。
- 組織邊界設定方法為「營運控制權法」,針對溫室氣體(包含 ISO 14064 所規定的人為排放之二氧化碳 (CO2)、甲烷(CH4)、氧化亞氮 (N2O)、三氟化氮 (NF3) 、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 (SF6) 共 7 種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盤查彙總。組織範圍內所有排放源皆為黑松公司完全擁有。
- NS表示不具顯著性、NA表示不適用。
溫室氣體排放減量
組織內部能源消耗量

- 電力、天然氣與柴油使用數據以相關費用單據進行統計,汽油使用數據以相關費用單據及中油月平均油價進行估計。
- 天然氣熱值採用中油提供之月平均熱值進行加權平均。
- 柴油、汽油熱值參考環保署公告之「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6.0.4版」,柴油熱值為8,400 kcal/L,氣油熱值為7,800 kcal/L,1 kcal = 4.186*10^(-6) GJ

- 太陽能板預熱設備能源使用數據以出入水溫差及水量進行估計。
- 太陽能發電系統能源使用數據以相關電力發電紀錄進行統計。

水資源管理
水是飲料生產的核心,為維護食品安全衛生,本公司高度重視水源品質檢驗管控。同時,為降低用 水對環境衝擊及提升企業整體的環境意識,本公司串連內部各部門展開行動,提升水資源的管理層級, 並召開管理會議,體現企業對於水資源風險的掌控能力,制定相關水處理系統之操作與保養作業標準。
因應未來產業用水需求,配合政府機關各項節水措施,監控廠區製程用水點用水量、減少處理廢水, 進而精進運水效率,使整體製程更加友善環境。例如:將水處理系統排放水、洗瓶水等較高清潔度的排 放水配合增設分流管制設備,循環、淨化、再利用,以提高水循環利用率。
此外,本公司也採用世界資源研究院 (WRI) 的水風險評估工具,鑑別目前台灣營運據點,所有據點 皆未位於高水資源壓力地區。
為確保本公司所排放的廢水水質達到國家規定的放流標準,並降低環境負荷,本公司制定並落實廢水處理設備操作及保養作業標準,確保所排放的廢水經過嚴格的檢驗與控管符合放流標準後,才排放至工業區廢水處理系統或當地河川。相關的作業標準書亦會配合政府法規與作業需求進行調整更新。
水資源使用情況

- 淡水 (≤1,000 mg/L總溶解固體);其他的水 (>1,000 mg/L總溶解固體)
- 總公司取水源為自來水、中壢廠取水來源為自來水與地下水、斗六廠取水來源為地下水。
- 總公司總取水量是依自來水帳單並包含分攤用水量,廠區總取水量計量方式依抄表紀錄統計,回收水計量方式則部分依抄表紀錄統計,部分依設備回收能力估算。
- 中壢廠總排水量計量方式依中壢工業區服務中心繳款單據統計,斗六廠總排水量計量方式則依抄表記錄統計。
排放水質

- 排放標準制定依據: 中壢廠:依中壢工業區廢(污)水排入污水處理廠限值表(107年2月3日修正) 斗六廠:水污染防治法第七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放流水標準(108年4月29日修正)
- 水質數據來源:中壢廠每月由中壢工業區服務中心污水厰抽驗2次提供平均值,表內每年數字為12個月平均值;斗六厰每半年委外檢驗1次,表內每年數字為上半年與下半年平均值。
廢棄物管理
因應全球廢棄物減量、塑膠減量及循環經濟發展趨勢,本公司積極關注相關議題並配合政府推動各項事業廢棄物相關政策,並依廢棄物清理法訂有「廢棄物處理作業標準書」確保廢棄物管理皆有所依循。對於所產生的廢棄物積極實施資源回收分類,提升資源可再利用性,以降低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可回收廢棄物,委由合約之承購商來廠載運,承購商來廠載運前先行開立下腳出售單,再進行裝載、過磅及簽核、付款作業完成後,承購商再將下腳品載運至處理廠回收再利用。對於無法回收再利用之廢棄物,亦透過具合格證照之專業處理商進行處置,並追蹤處置方式及流向。廢棄物處理作業須檢視必要之相關憑證,如出廠單、下腳出售單、磅單等資料,每月並依磅單將廢棄物數量填入廢棄物統計表內。中壢廠每年至少一次查訪汙泥、茶渣、麥渣、咖啡渣及毒化物清除及處理廠,瞭解其委託之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再利用之操作管理情形,並作成紀錄。
廢棄物的產生與處置
說明:
1:有害廢棄物處理方式:經由具合格證照之專業處理廠以焚化處理有害廢棄物。
2:各項廢棄物重量係依磅單彙整計算。
註1:自111年起納入斗六廠數值,以利生產管理的完整性。
註2:其他回收品為非經常有或數量少之項目,例如塑膠棧板、原料空桶、廢太空袋、電纜線等。
註3:廢糖內袋自109年3月起,因糖內袋有殘留砂糖,用水清洗後方可回收再利用,但因廢水產生環境污染,故未再列為可回收廢棄物。
註4:因四捨五入,小計及總計存在尾差。
外部認證
●標章與獲獎

「綠色工廠標章」

「清潔生產評估系統」

「綠建築銀級標章」
2021 - 延續取得內政部綠建築銀級標章。

「節能標竿獎」
●產品碳足跡
產品碳足跡為整個產品生命週期過程中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於企業及產業溫室氣體排放指的是製造相關的排放,產品碳足跡排放尚包含產品自原物料、製造、配送、消費者使用,到廢棄回收處理時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本公司共 3 支產品取得環保署產品碳足跡標籤證書。

「PET600ml黑松沙士」

「PET580黑松茶花綠茶」

「PET580黑松FIN補給飲料」
●產品水足跡認證
